警示教育法。以事故案例为题材,运用“展、演、讲、赛”等多种形式,组织工亡亲属、工伤和“三违”人员进行现身说教,把工亡家庭支离破碎的沉重损失账,本人身体残缺影响家庭收入的终身悔恨账,“三违”个人的经济处罚账,一一展现在职工面前,强势触动职工视觉神经,强烈震撼职工心灵,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功效,警示职工在源头上把握住安全风险。
环境熏陶法。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,能够助长职工心情愉快,搞好安全生产。通过举办女工和职工家属安全论坛、安全警言警句征集、安全书法展、安全漫画展、安全文艺创作、安全教育日志展评,安全活动心得交流,评选安全家庭、安全模范贤内助、争当优秀协管员等系列活动,引领职工家属对安全工作的深层认知,激发女工和职工家属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为一线职工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和愉悦的工作环境。
亲情感染法。亲情是人类最本能的情感,用亲情感染职工,能够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对安全工作高度负责的积极性、主动性。视职工为亲人,定期组织女工、家属走访一线职工,了解他们的疾苦,感知他们的心声,组织贴心服务队主动为职工拆洗棉被、缝补衣服,力所能及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,以真情换真心,奠定亲情安全的人气基础,提升女工协管组织的向心力和号召力,助推安全生产。
文艺教化法。借助文化艺术形式,对职工进行安全教化,是丰富安全宣贯途径的又一重要方法。依据煤矿安全工作中出现的先进人物和典型案例,编成小品、相声、歌曲、快板、顺口溜等,通过自编自演、自身说唱来引领职工感悟安全、体会安全,使职工在安全文艺教化中接受安全的熏陶。
过关帮教法。每月初组织一次女工协管活动,请来上月发生“三违”的职工亲属探望工伤、观看煤矿事故电教片,协同做好“三违”的谈心转化工作,让“三违”职工接受入耳入脑入心的安全教育,洗去浮躁,矫正心理,规范行为,催化安全行为的根本转变。
超前防控法。推行《职工岗前亲情信息反馈卡》,将职工的班前睡眠时间、家庭有无矛盾纠纷、职工精神状态、班前是否饮酒、是否具备上班条件等,利用表格填写形式,规范职工的精神情绪质量管理,化“职工的随意上班”为“家属的签字把关”,赋予职工家属8小时以外的精神情绪监护权,从而增强职工家属的安全责任意识,在职工上班前精神情绪的源头上把住安全关口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