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记通防队防尘班班长张会中
张会中自1987年进入资煤集团以来,在采煤一线员工、运输队生产班班长及分队长、机电车间钳工班班长、防尘班班长等岗位一干就是24年,他干一行、爱一行、钻一行,对待工作一丝不苟、努力学习业务技术知识,苦练技术,勤动脑、勤动手,现已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班组长。
刻苦学习,不断提高综合素质
自参加工作以来,张会中始终坚持虚心学习,钻研业务,扎实工作,爱岗敬业。他虚心向技术人员和老师傅学习,记下了大量的学习笔记,他努力学习“三车”即机车、绞车、电机车的维修,掌握了一系列矿井所需的实践技术知识。2005年公司改制后,张会中调入机电车间,因其突出的电钳技术,任钳工班班长。多次被公司评为“优秀共产党”、“十佳能手”、“劳动模范”、“优秀班组长”等荣誉称号。
2010年调入通防队任防尘班班长。防尘班正值组建之初,大家对各种管路、洒水装置等安装技术还是一片空白。但防尘班担负着巷道清洗、垱头风水管路安装、采煤队风水管路的回撤,瓦斯抽放管路安装、涵洞与铁管的装运、保证瓦斯抽放泵正常运转等巷道铺设等重要基础工作。新班组的建立无形中给队长吴应文、班长张会中增加了压力。为了开展好防尘工作,开创防尘工作的新局面,班长张会中不断翻阅书籍,拓宽自身的知识领域,争取在专业上引领班组员工变得更强大。张会中带领大家加班加点,给电溜子、皮带机的转载点加速安全安装喷雾装置,降低尘源。同时,还清洗各采掘面回风巷巷道。在清洗3538综采面回风巷时,巷道尘埃多,张会中带领负责清洗改地点的邹定楚和曾黎明,全身都被淋的湿透了,染了一身污泥,清除了全井的最大尘源。
以身作则,起模范带头作用
在班组长张会中的带领下,无论是巷道遇地质变化带还是工作面环境复杂的情况下,安装瓦斯管路等工作总能分配均衡,与工友们一起顺利完成当班工作任务。
在305至307皮带大巷进行600米的水泥管路安装时,由于早班皮带机要运行,班长张会中率防尘班5人,在中、晚班加紧安装,抬铁管、接阀栏,由于班长的合理分工,班组人员协调作战,仅2个月的中、晚班便使皮带巷通水防尘。
防尘班的另一项任务是抽放管路安装与回撤,2011年3月,井下305采取瓦斯抽放管路不能满足安全的需要,需更换成大直径的抽放管路。3527回风巷又矮又窄,弯又多,给安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为了快速接通工作面尾巷至抽放泵的抽放管路,队里从各班抽调了几名人手,由张会中带领安装与更换,巷道弯多,几个人使劲扭曲管路,好不容易,才连接了几根。这种高强度的体力活,一班人不能上连班加班工作,只能分成中、晚班两班倒。由于有些关键技术要指导,张会中接连几个中、晚班呆在工作现场,紧螺丝、加三通、制阀栏,他都要亲手操作,以免出差错。几天下来,肩累疼了,手臂抬起来都酸疼。后来,大直径抽放管路安装完成,他才休息了两天。
在安装3723机巷抽放管路时,由于班里工作项目多,4位钳工又分采区值班,他只有和7采区值班的钳工邹定楚合作,管子长6米,巷道拐弯运不过来,只有绕弯从-89抬到机巷,两个人没有停歇,一口气提过了10根。一边安装,一边吊挂,巷道相对较高,安装够不着,就用头顶,不一会儿,头都被顶晕了。回风巷安装水泥涵管,还要加上埋设铁管,一根铁管重达100公斤,张会中与班组其他三位工友轮流抬,中途不停歇,上下坡搀扶,避免受伤。4根铁管抬到回风巷时,已是下午3点,他又马不停蹄的进行安装,连接软管,直到4点半,他才离开工作地点。
多年来,张会中在工作岗位上,孜孜以求,兢兢业业,尽职尽责,坚持不懈努力工作。现在,张会中凭着自己拔尖的施工技术、丰富的安装管路经验,凭着一颗公正、公平的心,在通防工作的舞台上带领着防尘班组扎实奋进,保证了掘进垱头、采煤工作面开到哪里,管路就铺到哪里,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夯实了基础。
|